8/2日
「分享」
1.昨日奧運男子高球賽事,潘政琮選手絕地反攻,從57名變成第3名,奪得台灣第一面奧運銅牌,他的太太林盈君擔任桿弟,堅持陪走完76洞,情節感人傳為佳話。
2.昨晚戴資穎選手女單羽球奪得銀牌,創下台灣在此項目的最好成績,小戴拼命奮戰,表現良好,但這次對手陳雨菲也有超出水準演出。
「服務」
1.今天一早,高球潘政琮選手夫妻就趕赴機場,要繼續參加在美國的其他巡迴比賽。我昨晚向他電話恭賀,早上由代表處的梁顧問代表送機。高爾夫球隊此次也是住在選手村以外飯店,我們同樣派了一位謝組長就近協助檢疫、車輛調度等行政事務。
「加油」
1. 由於奧委會將戴資穎選手的決賽設定為prime event的熱門賽事(相關入場細節非常複雜),我因此沒有至現場觀賽。
2.李智凱選手昨晚在鞍馬單項奪得銀牌,也是台灣史上首面奧運體操獎牌。
「觀賽側寫」
李智凱在奧運的男子體操鞍馬單項決賽奪得銀牌。他實現自己的夢想,也同時實現我的夢想。
智凱在幾天前的六項全能賽時,從鞍馬掉下來後,我就一直擔心鞍馬單項比賽,比我自己在比賽還緊張。他一躍上鞍馬,就把湯馬斯迴旋發揮到極致,漂亮的移位旋轉,高難度加分,但做到上次失誤的地方,我的一顆心幾乎掉了下來,聽到旁邊有人喊加油,竟失控的予以制止,怕產生干擾,直到他完美落地,展出笑容,大家才一起歡呼站起來,互相擊掌恭賀,他也朝我們這邊敬禮致謝。
我年輕時曾經在中上運動會拿過總分第二、吊環金牌,夢想過參加奧運,並打算報考師大體育系,直到有一天觀賞日本大使館借來的小野喬選手的奧運影片,我向體操老師說:「依當時的設備跟技術,再練100年也趕不日本的水準,不可能在奧運拿牌」,也因而放棄體操,報考一般大學。
這個決定也一直是我人生的遺憾。
想不到60年後,我可以坐那麼近,親眼看見台灣選手在奧運拿到首面體操獎牌,我必須收回當時講的話,只要不放棄,沒有不可能的事,謝謝智凱,實現了他的夢,也實現了我的夢,也實現許許多多臺灣人的夢。感謝林育信教練和所有栽培他的人。